第(1/3)页 汪广洋并非一个没有能力的人,如果他是的话,老朱不会如此信任他。 事实上,在文臣出谋划策之上,汪广洋的军功未必比刘基少多少。 只是老朱错看他的地方在于,汪广洋此人成为宰相之后,太过于珍惜羽毛,或者说明哲保身! 他因为懒政被老朱收拾过一次,差点连脑袋也保不住。 可去了浙江,汪广洋马上就发挥出自己的能力。 回到京城之后,他又变成跟以前一样,虽然不会让老朱再次找他算账,朱元璋依然对他很不满。 汪广洋的性格,在于不愿意承担责任。 从这方面来说,让他当宰相其实确实不行。 不过张异一份小小的报纸,却能激起汪广洋的斗志。 这让老朱对张异搞出来的报纸,多了一份信心。 这个世界上,并不缺乏聪明人。 汪广洋也好,胡惟庸也罢。 他们若是还不感觉到龙虎报的出现,会带来一些改变,那就奇怪了。 不过知道归知道,他们也做不出什么来。 报纸的出现,就是一个赤裸裸的阳谋,是老朱用另外一种别人想不到的方式,去打断信息的传播权。 “汪广洋和胡惟庸在谈什么?” 朱元璋随口问毛骧。 毛骧跪在地上,头上浮现出一抹冷汗。 “陛下,臣无能,目前臣安插在府中的锦衣卫,并不能靠近胡惟庸!” “胡惟庸是后来朕提起来的,以前你们是检校的时候,朕并没有多注重他! 你们在胡府安插不到人,这不奇怪! 不过这件事,你要重视起来,知道吗?” “是,陛下!” 毛骧赶紧答应朱元璋,脸上却露出为难之色。 锦衣卫现在往朝廷的大臣家里安插人,是越来越难了。 大明开朝的时候,皇帝封赏功臣,检校对于朝中的功臣家里,都安插了足够的人。 可是检校的人也不是大白菜,不可能每个人家里都有奸细! 宋濂,李善长,徐达…… 乃至相对重要的汪广洋他们家里都有…… 但胡惟庸,在老朱早期的臣子中虽然不能说不突出,但只能说没重要到这份上。 所以他们家的锦衣卫,相对而言少了不少。 这几年,锦衣卫在想尽办法查官员的事,官员自然也会暗暗寻找家中的锦衣卫。 他们也许不敢去对抗这些人,可暗自隔离,疏远,甚至找由头将他们赶出府邸,也是有的。 所以,想要完成皇帝期望的事,难上加难。 “陛下……” 此事,宫外有太监通报: “胡大人,忠勤伯在宫外求见陛下!” “呵呵,这么快就杀到朕这里来了,看来是真急眼了!” 老朱心有成竹,让太监去传两位宰相,毛骧知情识趣退下, 过了一会,汪广洋和胡惟庸出现在御书房中。 “见过陛下!” “免礼,两位爱卿,今日所为何来?” 朱元璋以一种漫不经心的口气,询问二人。 汪广洋和胡惟庸对视一眼,汪广洋站出来道: “陛下,臣有一事想向陛下验证!” “什么事?” 汪广洋十分恭敬地,将一份《龙虎报》呈到朱元璋面前。 “采访出来了呀!朕刚好想让人去拿一份过来看看,还是汪爱卿懂朕……” 老朱自然而然接过那份报纸,兴趣盎然地读起来。 汪广洋和胡惟庸对视一眼。 皇帝就这么承认了、 “所以,这篇采访,真是陛下所言?” 汪广洋急了,忍不住追问张异。 朱元璋抬起头,说: “没错!” “陛下,此事于理不合呀! 君王岂能如此轻佻,去受那人蛊惑! 臣请陛下下令,关停这龙虎报,将张异治罪……” 老朱闻言眯着眼,这汪广洋看起来比胡惟庸都急。 他故作不懂,问: “汪爱卿,何出此言?” “陛下,您一言一行,事关国体,岂能如此任由一个道士将您的言语放着任人评论? 这种行为,实属胡闹! 君王当有君王的威仪……” 见他要慷慨陈词,老朱呵呵笑,他摆手道: “不至于,那孩子就是想让朕给他的报纸拉拉销量! 而且,朕也觉得这没什么不妥当! 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