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3/3)页 虽然两年之后,才是大明迁都的日子。 可是许多前期的工作,也要继续。 皇帝已经开始准备迁都,顺天府的级别也提上去了。 陆续有官员被派往京城。 帝国的齿轮逐渐转动起来。 次日,他就从周通那里知道了凌说的事情,周通给张异说的时候,满是感激之情。 以前作为毛骧的心腹,他对抗凌说,都是冲在最前边。 不过等张异提示他之后,周通特意疏远了自己和毛骧之间的关系,也不主动跟凌说对抗。 锦衣卫是皇帝的刀,刀就不能拥有自己的想法。 可是,身为人,也不大可能没有自己的立场。 这就是锦衣卫这个组织跟皇帝的想法相违背的地方。 周通疏远所有人之后,反而在这场事件中独善其身。 他此次过来,除了感谢张异,也希望得到他的提点。 “如今天气凉了,算是好事,也算是坏事! 天气转凉,细菌感染的几率会低许多! 不过,风寒类的疾病,也能让他一命呜呼! 你看吧,贫道跟你说过,锦衣卫,可不好当!” 周通露出后怕的表情,道: “真人说的是,若不是听了您的吩咐,这次躺在那里的人,肯定有我一个!” “你们毛统领是聪明人,在御书房,他领会了陛下的意思,只认错,不狡辩! 这样看起来,凌说确实当不得锦衣卫的首领,他眼力劲太差! 搞情报出身的人,未必是当官的材料……” 张异从周通口中知道细节,不由摇头。 凌说至少没有毛骧有逼数,所以毛骧全身而退,他却差点死人。 朱元璋就是照着打死他的想法去执行刑罚的,在张异看来,凌说就算不死,前程也没了…… 他没有再关注凌说,而是转道周通身上。 “你记住一件事,锦衣卫权柄最大的,是对官员的检察权,但这个权柄你最好别去碰! 你若想得善终,老实做好情报工作! 以后万一锦衣卫没了,这个机构也不会消失!” “真人,您觉得锦衣卫会……消失?” 周通用试探的语气询问张异,张异没上当,只是给他翻了个白眼。 后者嘿嘿笑,也不再继续追问了。 “真人,大恩不言谢!” 周通郑重其事给张异行礼,然后转身就走。 他来找张异,也是借着给报社提供消息的公事来的…… 现在该问的问题问了,他也没有留下的理由。 “锦衣卫,肯定会覆灭的!” 周通一走,徐家丫头从里屋走出来。 她听着张异的自言自语,问: “为什么?” “因为锦衣卫缺乏监管,长久下去,这个组织一旦产生自己的利益,就会开始欺瞒皇帝! 而他们一旦有了异心,可比那些官员危险多了……” 张异笑笑,朱元璋可不是后世那些无能的皇帝,需要靠着锦衣卫去维持政权。 事实上,如果不是朱棣造反上位,有点心虚。 锦衣卫这个潘多拉的魔盒,压根不会被重新打开。 哪怕洪武一朝锦衣卫还在,朱标上位之后,肯定会废除锦衣卫。 现在朱元璋还维持着锦衣卫的存在,是因为他觉得有些事情没处理干净? 而随着他对朝局的逐渐掌控,这件事迟早会发生。 “锦衣卫的权柄,以后会分散到许多方面,比如贪腐、财物问题,也许会有专业的审计部门审理…… 随着技术官员在朝廷中的比例增加,这些改革是自然而然的……” “那以后,你就是春秋集团的领袖了……” 徐家丫头打趣道。 春秋学院今年又有一个学生被老朱破格提拔为官员。 虽然这些人都是基层官员。 可朱元璋这动作,还是引起许多人的警觉。 朝廷虽然也有举荐制度,可是春秋学院这些人不一样,他们可是游离于儒家和理学之外培养出来的人才。 这种潜移默化的表现,张异自然乐见其成。 可是徐家丫头说的春秋集团,他可不想当什么首领。 这也是要命的活,弄不好要被老朱忌惮的。 “你就这么希望你未来夫君死?” 张异刮了刮徐家丫头的鼻子。 “不理你了,我去找王姐姐她们去了!” 徐家丫头害羞,转身走了。 张异呵呵笑,他对于如今的生活,已是十分满意。 不过想起关于天师位的事情,张异有些心急。 他想起皇帝给他吩咐的另外一件事,转身出了门。 应天府的某处院子里,张异进去的时候,正好听到朱樉正吹牛的声音。 “殿下!” 张异见到朱樉,同时也见到一脸懵逼的圆融天皇,或者说,应该叫他孝亲王。 朱樉见到张异,朝着他眨眨眼。 张异又好气又好笑。 是他建议朱樉多来和圆融联络感情的。 如今日本虽然被大明的军队打下来,所谓的足利幕府也好,那些大名也罢,在明军的铁骑下,丝毫没有还手的余地。 但日本也不是什么小国,想要一下子消灭所有敌人不太可能。 而且,作为“外敌”,想要建立有效的统治,最好就是抓住圆融这个大义。 等到建立好有效的统治,再让他一边玩去。 大明才能用最小的成本吃下日本。 而如何让圆融配合,并且听话…… 这就很考验大明的畜牧业了。 朱樉在畜牧业这块虽然不太拿手,但好在小日子天生就是个慕强的民族。 大明如今的国力,放在同时代,是远远超过后世的那个所谓的灯塔。 只是儒家的文化太过要脸,搞起畜牧业来,也是扭扭捏捏。 张异给过朱樉一些建议,这份建议被老朱给拿去看了,惊为天人。 从进入大航海时代开始,如何对远方的疆域进行有效的统治。 只靠武力是绝对不行的。 文化认同,就是建立所谓的殖民地也好,分封国也罢, 最有效的方式。 朱樉这段时间,就负责给圆融洗脑。 带他看尽大明的繁华,享受江南的的富足。 同时,朱樉也带他去见过大明的军队的演练,让他们看看天兵的不可战胜。 洪武年间,几乎所有的兵士,在战斗力上都是有保证的。 老朱两直隶十三省的地盘,是实实在在给打下来的。 这些军人,也绝对是同时代最强的军人。 这阵子下来,圆融天皇对于朱樉,那是又敬又怕…… 张异估摸着,等明年开春将他送回日本的时候。 大概这哥们也成为大明的死忠粉了。 “张异你来了,我和圆融正在相互学习语言呢,你给我们把把关……” “殿下在和孝亲王聊什么?” “倭寇……” 朱樉回了张异一句: “我告诉他,倭寇杀了我大明多少百姓,他这个君王有责任,而且也要赎罪……” 张异闻言啼笑皆非。 这两个人,一个日语半吊子,一个汉语半吊子,倒是聊得开心。 不过倭寇问题,并没有随着日本攻陷完全解决。 大量的大名和武士,被明军赶上船,流传朝鲜一代,继续祸乱。 这也是张异建议皇帝留下圆融的原因之一。 不过这些人闹的动静虽然大,但终归是无根之萍,没了日本这个后勤基地,这些人注定翻不起大浪。 张异笑笑,坐下来,给他们翻译。 过了一会,朱樉和张异离开圆融的囚禁之处。 二人共乘一车。 “张异,明年本王去日本的时候,要带走一批官员! 本王想从你们春秋学院,选上一批!” 朱樉突然给张异提出一个很突兀的要求。(本章完) 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