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5章 一场血案-《大明:爹,我不当天师了》


    第(3/3)页

    胡惟庸在轻描淡写之间,已经动了杀机。

    这位宰相,跟其他文官完全不同,他好像很喜欢用一些武力的手段,去解决一些事。

    “大人,倭寇有是有,但现在都集中在北方。

    咱们打下日本之后,他们早就无力南下!

    想要栽赃给倭寇,似乎太难了……

    而且,别看咱们在京城还是人模人样,真动起手来,咱们又哪去找人?

    且,胡相,那是钦差呀!”

    “钦差?那是要咱们明的鬼差,难道于大人您是想等着,锦衣卫来给你抄家灭门?”

    胡惟庸一句话,说得对方脸色煞白。

    “可是,他身边,恐怕有陛下的人……”

    “这件事就不是大人应该操心的事,既然你已经查出来账目不对,大人应该回去将漏洞填上才对……”

    于大人闻言,露出悻悻之色。

    “其他事情,本相自会解决!”

    胡惟庸站起来,有了送客之意。

    对方识趣,赶紧告辞。

    等对方走了,胡惟庸找来仆人,吩咐几句:

    “大人,那些武将,肯听我们的?”

    “不听,他们就能逃过陛下的屠刀,让他们动手,把人杀了,我自有办法……”

    胡惟庸冷笑:

    “分钱的时候他们有一份,出事的时候都想明哲保身了?”

    胡惟庸的脸上,出现一丝因为疯狂的狰狞。

    “明日,你去一趟凌府,让凌说过来找本相。

    他拿了本相这么多银子,也该为本相办点事了……”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几日后,皇帝和太子正在御书房议事。

    突然,有份奏疏匆匆送来,朱元璋打开一看,脸色登时变得乌青。

    他怒吼:“大胆!”

    朱标抬起头,问:

    “父皇,怎么了?”

    “前阵子,户部郎中江郎求见朕,告诉朕他在户部查账的时候,发现了一些不对劲的地方!

    苏州府这几年的税收,似乎对不上,但他又没有太确凿的证据。

    所以他倒查十年的账本,终于发现一丝端倪。

    但因为无法定夺,所以找到朕。

    朕给了他一个特许,让他带着人去苏州府查账……

    而且,朕还给他配了两个锦衣卫过去。

    谁曾想,他们在苏州还没查到点什么,就莫名其妙在路上被劫匪杀了……”

    朱标闻言,也是脸色微变。

    江郎他记得,也算是一个比较能干的官员。

    一开始,他从春秋学院出来的时候,只是因为审计学和会计学得不错,被安排到户部当一个小吏。

    身为罪臣后裔,哪怕是脱离了罪籍。

    他想要当官,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。

    老朱将他提起来,完全就是因为他能力出众。

    而且,老朱也想将他立为标杆,成为制衡某些人的存在。

    若不然,他一个郎中,如何能从皇帝手里拿到暗访苏州的命令?

    可就是这样一个人,却在皇帝眼皮子底下死了,死于流寇?

    大明这些年虽然不至于说在国境之内都平平安安,可在南直隶的地界,有流寇敢杀朝廷官员?

    朱标不信,朱元璋自然也不信。

    “很好,很好!

    都敢杀朕派过去的钦差了,这户部的水,看来比朕想的要深呀……”

    老朱怒不可遏,御书房中也弥漫着杀气。

    朱元璋是彻底怒了,他朝着外边喊:

    “让凌说过来……”

    从高见贤走了之后,凌说一直是负责审查官员。

    不过自从上次的事之后,老朱虽然念了旧情,没有处置他。

    但他自我放逐,低调做人,反而得了老朱一丝好感。

    现在要干流血的勾当,朱元璋第一个想起来的,就是凌说。

    “父皇,您先消消气……”

    朱标站起来,主动安慰朱元璋。

    “如今这件事还没有定论,您若是妄自大开杀戒,恐怕不妥!

    若江郎真的死于谋杀,咱们自然要将他们绳之于法,可如果仅仅是意外,那又是另一回事!

    父皇的愤怒儿臣理解,不过父皇,您也要想想最近朝堂中的局势!”

    朱标的话,让朱元璋听进去了。

    最近他跟文官集团的关系,用火药桶形容也不过分。

    在这个敏感的关口,老朱也不想随意刺激其他人的神经。

    “儿臣觉得,既然是账目出了问题,那就往账目上查。

    就算要大开杀戒,也是有理有据。

    至少,不能落了别人的口实!”

    朱元璋杀人,何尝需要如此小心?

    但考虑到现实中的情况,他终归还是冷静下来。

    “陛下!”

    凌说来到御书房,跪在朱元璋面前。

    “你带人,去苏州,去查江郎的死因!

    朕给你一个权柄,只要是涉案的人,可以先拿下,再审问……

    但,不可乱杀人,知道吗?”

    凌说神色不变,躬身说了一声是。

    “臣一定不辱使命,不放过一个作恶多端之人,也绝不会冤枉一个无辜之人!”

    他说完,告退。

    老朱等凌说一走,又回头对朱标道:

    “凌说去查的,是江郎的死有没有蹊跷。

    可是关于他说的账目问题,咱们也要搞清楚。

    不过锦衣卫的人,想要查账,大概就只是将人拉到诏狱用刑!

    此事乃是莫须有之事,并不适用此法!”

    朱元璋这些年隐约也觉察到,锦衣卫的权柄过大。

    扩大化的审查贪腐,也会造成大量的冤案。

    此事最大的问题在于,江郎自己也不确定他要查的东西是不是真的存在?

    朱元璋低头道:

    “必须让人去户部审查账目,既然江郎暗着查不行,朕就明着去查。

    朕倒要看看,是不是真有什么惊天大案,在等着朕!”

    老朱的声音,杀气腾腾。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朝廷的动作很快,锦衣卫很快出现在户部门口,开始将账目一本一本带走。

    不过,这次朱元璋并没有带走任何官员,而是安排人审查户部账目。

    而另一边,凌说跟毛骧报告之后,便马不停蹄带着人,出了应天府。

    宫里这动作,让许多人惶恐。

    朱元璋的杀性,大家是心知肚明。

    如果这件事有个蛛丝马迹,那影响可绝对比空印案大。

    不过他们的求见,却被胡惟庸给拒绝了。

    胡惟庸只留给他们一句话。

    一切已经办妥当,让他们安心。

    “老爷,他们走了!”

    “凌大人出城前,托我给您带句话,这件事,他一定会办妥,让老爷放心。”

    “知道了,下去吧!“

    胡惟庸等下人离开,脸上才露出不掩饰的得意之意。

    (本章完)

      


    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