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1/3)页 等一个人? 姚广孝听着张异的话,若有所思。 朱元璋从皇宫这件事后,性格变得越发阴诡。 对于一个本来就多疑的人来说,这场变动,对于老朱的打击,是巨大的。 “陛下再不出现,难道真的任由宁王打入京城? 要是那样,父子之间,就不好收场了……” 姚广孝说的是人性,朱棣不管有没有当皇帝的想法,随着他越打越勇猛,他难免不会升起这种想法。 张异叹了一口气,朱元璋这是在给大明,埋下一颗雷啊。 就看朱棣如何自处了。 接下来的几日,朱棣的名声大噪, 凭借着他惊人的天赋,第一次领军,他就打出来非常漂亮的成绩。 姚广孝和张异在研究他的战线,张异也惊叹连连。 朱棣的成绩,绝不仅仅是因为他掌握了这个时代没有的枪骑兵,而是他本身对运动战的理解,是天生的。 这是一个类似于常遇春和徐达的综合体。 普通的将领,在与他短兵相接之下,只能成为他的垫脚石。 就连跟他一起行军的蓝玉,都成为了背景板。 但战争从来都不是一个人决定的。 朱棣带来的五万人,能不能攻破如今的北京城,那是另说。 这座北京城,已经不是前朝的大都。 没有人比张异更加清楚北京的恐怖,他设计这座城市的时候,并没有忘记北京本身的战争属性。 城内的粮食,水源,还有各种守城器械都很充裕。 攻城战只要主将不犯傻,朱棣那五万人是填不满北京的城墙。 所以,朱棣惟一的出路就是,去招降更多的军人。 只是姚广孝和张异都知道,这些人不会出动,因为他们掌握在老朱手里。 可是,并非所有人都知道老朱的存在。 随着朱棣的威望逐渐提升,应该有不少人会提前给这场夺嫡之争提前下注。 朱元璋,真要走到那一步? 张异低着头,想着老朱下一步的决策…… “胡惟庸似乎也不急!” 姚广孝似乎想起什么,提了一句。 张异也有些不解,如果换成是他的话,朱棣这种势如破竹的架势,他也很难做到稳坐钓鱼台。 张异他们想不通的是, 同样发生在凌说等人身上。 “胡相,如果咱们再没有作为,那些观望的将领,迟早要加入朱棣的大军……” 皇宫,胡惟庸从御书房里出来,凌说和陆仲亨等人,已经围过来。 如今京城之中,人心惶惶。 就连汪广洋也坐立不安。 从决定拥立鲁王开始,他们这些人都被绑到胡惟庸的船上。 就算是他们现在想跳船,也要看那位四皇子殿下肯不肯才行。 胡惟庸感受到这些人的恐惧和不安,只是微微一笑。 “凌说,你们跟我去接个人!” 胡惟庸卖了个关子,只是让人备上马车。 凌说三人面面相觑,不过既然胡惟庸要去接人,他们自然也就跟着。 如今的胡惟庸,就是这座城市的无冕之王。 他的命令,无人不敢不从。 朱棣虽然在城外闹得很厉害,却没有真正侵入北京城。 北京城的小商贩们,也依然做着自己的小买卖。 胡惟庸的马车,在锦衣卫的引领下,穿街过市。 为首的锦衣卫,手里拿着鞭子。 在闹市中,他们随手挥舞,将百姓们打得抱头鼠窜,哭声连连。 这些哭喊声,落在胡惟庸耳中,莫名的愉悦。 这才是一个拥有权力的人,应有的生活状态。 来到城门口,胡惟庸亲自下车,在路边等候。 凌说,费聚,陆仲亨等人,也伺立左右。 不多久,一辆马车缓缓行来。 众人精神一振。 这就是胡相要等的人吗? “李存义!” 陆仲亨等人见到赶车的人,居然是李存义之后,瞬间明白车里的人是谁了。 果然,等李善长掀开马车的帘子,其他人欣喜若狂。 胡惟庸竟然将李善长给带过来了,这可是天大的惊喜。 难怪胡惟庸一点都不急, 原来他已经获得了李善长的支持。 李善长乃是朱元璋座下第一功臣,在淮西一脉中拥有无与伦比的威望。 不单是朝中的文臣,就算是大明如今主要的将领,同样尊重李善长。 原来胡惟庸的底牌是他。 那局势基本上是稳了。 “学生,拜见李先生!” 胡惟庸面对李善长,表现出足够的敬意。 李善长神色复杂,盯着胡惟庸: “先生二字,李某可当不起,胡相你的本事,李某也是刮目相看啊!” 对于胡惟庸,李善长并没有多少好脸色,语句中还带着讽刺。 胡惟庸知道李善长的怨气,只是笑道: “先生言重了,我胡某若无先生,也到不了今日,何况你我还有姻亲的关系,胡某怎么尊重先生,都不为过……” 李善长闻言冷哼,别人听不出来,他如何不知道胡惟庸这是提醒他,他们之间的关系,就算想要摆脱,也摆脱不掉。 “学生已经为先生准备好私宴,还望先生赏脸!” 胡惟庸自然明白李善长复杂的情绪,他只是恭敬地,将李善长带到自己的胡府。 来到胡府,胡惟庸将凌说等人都请走了,只留下李善长一人。 等遣散仆人之后,师徒二人对视而坐。 李善长看着胡惟庸招待自己的东西,冷笑道: “胡相这是不装了?这山珍海味,恐怕连陛下都没吃过…… 也亏得你这些年低调,为了获取陛下的信任,你也是牺牲不少!” 胡惟庸低头笑: “李先生见谅,实在是没见过什么好东西,受不住诱惑!” 他大大方方承认了自己的挥霍,李善长反而不好再说些什么。 李善长也懒得跟胡惟庸废话,开门见山: “你让老夫来京城,可是要我帮你收拾这个烂摊子?” 胡惟庸笑道: “正是如此,学生能收复汪广洋等文臣,却劝不动如冯胜他们这等武将。 实在没有办法,才请先生出山!” “胡惟庸,你劝不动冯胜他们,那你觉得我李善长就能被你说动? 陛下于我有知遇之恩,我和他虽然理念不合,情分却在! 如今你弑杀君王,乃是不折不扣的小人…… 你凭什么觉得,我李善长会听你的?” 李善长一路过来,早就憋着一肚子火。 他指着胡惟庸大骂,胡惟庸却也不生气。 “因为,学生是在贯彻老师的理念……” 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