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3/3)页 “陛下,要不你指点一下?” 常遇春将皮球踢给朱元璋,老朱倒吸一口气。 你不会,难道我就会了? 大哥别笑二哥, 大家都是泥腿子出身,朱元璋识字,练字,都是后来一点点学的。 虽然如今也算有点墨水,可让他著书立作,那不是哪壶不开提哪壶吗? 老朱吹胡子瞪眼: “谁给你出主意,你找谁麻烦去,找朕做什么? 朕难道有空教你不成?” 老常闻言讪笑,他才意识到自己揭了皇帝的短处。 不过老朱提醒,常遇春一想也是,既然是那位道长提议自己写练兵术的兵书,就去问问他也行。 反正他答应过自己,给自己搞那个什么“复健……“ “朕看你恢复斗志,朕也放心了……” 朱元璋心里是感谢张异的,常遇春通过写书这件事,暂时忘记了自己身体的情况。 所谓抑郁成疾,如果他没有找到新的目标,老常想要活下来未必容易。 张异帮常遇春找到一个目标,给他希望, 也等于给了大明一个希望。 “对了,昨天朝堂中的事,你应该知道吧?” 朱元璋问道:“你会怪朕,不同意你入中书省?” “臣不敢,也不想!” 常遇春闻言,表现非常坦荡: “李先生是好心好意,可臣也明白臣自己的本事,带兵打仗臣可以,当宰相臣不行…… 李先生有什么想法臣不知道,但肯定不仅仅是为臣着想!” 常遇春没有那么高的政治情商,但不代表他傻。 外人将他们这批人定义为淮西集团,但并不代表他们每个人都相交莫逆。 他尊重李善长,也信任他。 可他并不会认为,李善长就一心一意为自己好。 从淮西这个集体对抗外人的角度,李善长自然会拉自己一把。 可他真的没有自己的居心? 老朱闻言,微笑点头: “如果谁把你常遇春当莽夫,那他才是真傻!” “其实很简单,把你拉进来,李善长就能避免了朕将刘基提起来的可能…… 你常遇春不会处理政务在朕看来是缺点,但在李善长看来,却是优点…… 李先生什么都好,就是心眼小了点!” 常遇春闻言,讪笑,并不去接朱元璋的话。 别看朱元璋说李善长,他知道老朱对李善长是非常信任和依赖的…… 谁要是傻到去挑拨李善长和皇帝的关系,大概率要被老朱制裁。 “不过最重要的,也是中书省如今的权力过大,有些人舍不得放手! 刘伯温说得其实没错,文武不分,中书省掌军政大权,本来就是我从龙凤年留下来的特例, 如今新朝建立,北方的战事逐渐也要平息! 军政分离,正当其时! 大都督府的位置,朕给你留着……” 朱元璋拍拍常遇春的肩膀: “等你病稍微好一点,就去就任吧! 不过中书省的情况,还要持续一段时间,你可别把进不了中书省的事情放在心上!” 常遇春大为感动,很明显朱元璋对中书省的改革暂时并未开始,但却提前向他透露。 一个皇帝,如何安排臣子,哪轮到臣子多想? 陛下此行,正是对他信任,也将他当自己人。 世人都在传常遇春会慢慢失去利用价值,但至少现在为止,朱元璋对他的恩宠并未消失。 军政分离,大都督府就和中书省大致平级了。 他常遇春暂时受中书省节制,但未来也是宰相一级的人物。 “臣只怕辜负陛下心意……” “行了,咱们两个用得着这么客套,这也不是你常遇春的风格! 跟朕聊聊前线的事吧!” 朱元璋坐下来,和常遇春聊起战场的情况。 虽然他在战报中对战场也算了如指掌,可毕竟不比亲历者。 常遇春提到前线,登时兴奋,他讲得眉飞色舞,朱元璋和朱标听得津津有味。 末了,皇帝突然问了一句: “你觉得王保保此人,如今可有回心转意的可能?” 常遇春登时卡住了,合着陛下还没放弃对王保保的念想呀。 (本章完) 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