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43章 科举的意义,危险在和平之时-《大明:爹,我不当天师了》


    第(3/3)页

    可是军权,陛下不可能去给他们那些人,所以只能用军功爵位,区分文武!

    武将立功,得爵位!

    文臣入仕,得权柄!

    陛下文武分权的心思是好的,但勋贵这玩意,靠不住……”

    张异丝毫不掩饰自己对勋贵一番的不满……

    洪武年间,确实也有许多人因为军功封侯,可是这些勋贵,在第二代,第三代的时候,就逐渐因为他们的出身,逐渐占据了军中升迁的通道。

    他将自己的道理说出来,朱樉闻言,低头沉思。

    难怪那天徐达问他,张异选择避而不谈。

    因为徐达本身也是勋贵的一员,他的立场,自然和张异不一样。

    “这些矛盾,不会一开始就体现出来!

    因为咱们大明军队如今征战四方,并不少升迁的机会!

    只是战争迟早要打完的,至少会越打越少!

    而等到天下承平,而老一辈的勋贵褪去之后,这陛下留下来的后患,才会逐渐显现出来!

    所以,这危机不在战乱之时,而在和平之后!

    若是陛下不解决这个问题,未来肯定要出大事的!”

    张异说得斩钉截铁,他自然知道所谓的大事是什么?

    土木堡之后,由于武将集团的整体无能,勋贵彻底退出大明政治的舞台,开启了大明文官最彪悍时代……

    其实勋贵集团的没落,和宗室制度大概类似。

    当文官代表的相权彻底占据主动之后,朱元璋苦心经营的局面,朝着他最不希望看到的方向发展。

    说到这里,张异也点到为止了。

    毕竟自己不可能如对黄家父子一般口无遮拦。

    “多谢了,有你这两策,我应该能压下弟弟他们了!”

    朱樉朝着张异拜谢,张异赶紧回礼。

    “喝酒吧,你我也有日子没聚了!”

    朱樉让人送来酒水,和张异畅饮起来。

    在张异没有注意到的地方,锦衣卫的人正在飞速记录二人的对话。

    锦衣卫不能监视藩王,但这场对话本身就是朱元璋和朱樉特意安排的。

    朱樉和张异陷害家常的时候,老朱派过来的锦衣卫无声退场。

    “你今晚就住在我这边吧,反正你回去也没什么事……”

    天色渐暗,朱樉挽留张异。

    张异想着反正回去还是要跟观音奴各自尴尬,还不如留在这里。

    他见朱樉心情正好,刚好有一事求到他头上:

    “殿下,如今我无法面圣,但有个请求,您可以帮我转达陛下?”

    朱樉问:

    “什么事?”

    张异苦笑:

    “陛下要留那位郡主在道观,贫道也管不了!

    但这样毕竟不方便,贫道想稍微扩建一下道观,让她独自有个院子,可行?

    二来,陛下也杀了她的婢女,不若再派一个婢女过去?

    毕竟人家是千金之躯,没人照顾,也是麻烦事!”

    朱樉想了一下,这也是小事,他就答应下来。

    张异再让人去清心观给孟瑶母女报个平安,就安心留在秦王府。

    酒过三巡!

    朱樉不胜酒力,让人安排张异住下。

    只是等张异走后,朱樉的目光逐渐清明起来。

    “殿下!”

    王府的侍卫来到朱樉身边,朱樉道了一句:

    “备车!”

    秦王府的车马备好,等朱樉上车之后,一路朝着皇宫的方向去。

    宵禁已经开始,宫门也早就关闭。

    朱樉好奇地看着夜幕下的应天府,心生感慨。

    张异才是父皇最大的秘密,为了这个秘密,父皇才愿意为他开放许多他以前不可能知道的事情。

    比如,眼前这条能秘密入宫的渠道。

    不是因为张异,他根本无法知晓。

    朱樉顺着渠道入宫,直接去了御书房。

    在御书房中,皇帝和朱标在等着他。

    (本章完)

      


    第(3/3)页